腾讯要用微信卖保险了,能否再造一个微粒贷式的成功?

2017-10-20  出处:

在目送众安保险成功上市之后,腾讯这回终于下决心自己来做保险了。

据财新报道,由腾讯持股57.8%的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将于近日正式开展业务。微民保险代理刚刚获得保监会的批复,准许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包括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理收取保险费、代理相关保险业务的损失勘查和理赔等。而微信或将成为它的销售渠道之一。

从股东构成上来看,微民保险是一个“互联网+保险”的产物。公开资料显示,微民保险代理的股东包括北京驿码神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股57.8%;富邦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持股31.10%;国开博裕二期(上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11.1%。其中,北京驿码神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腾讯100%持股企业。

而作为控股股东,腾讯很有可能将自己的渠道、场景和能力都贡献给微民保险。

仅在渠道上,微民保险就将依托现有近9亿用户的微信、QQ平台开展业务。在微信上,微民保险将获得微信钱包九宫格中的一席位置。目前,微信九宫格当中的金融产品仅有微粒贷和理财通。

36氪就此事向腾讯求证,对方并未给予正面答复。

不过,早在今年7月,微民保险股东之一富邦财险的母公司——富邦金控的董事长蔡明兴已经侧面印证了这一说法。他表示,富邦财险正在开发或引进其他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并计划在微信上进行销售。

有流量、有场景的大互联网公司扶持自家保险公司最好的例子便是蚂蚁金服对众安保险的支持。提供流量庞大的核心场景,让众安开发出完全嵌入场景的创新险种,并直接通过场景销售出去。在众安2015年实现的22.83亿元保费收入中,仅“双十一”这一天之内,通过销售退运险就进账1.28亿元。

不少人开始猜测,众安的模式是不是能复制到腾讯和微民之间?这就要看腾讯有多大决心押注保险业务,以及腾讯自身的业务体系能够给保险业务多大的创新空间了。

实际上,自进入2017年以来,腾讯明显加快了在保险业布局的节奏。

1月,腾讯与高领资本共同收购英杰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部分股份,交易完成后,腾讯持有英杰华人寿保险的20%股份 ;紧接着在2月,保监会批复了和泰人寿的开业,腾讯旗下独资子公司在其中的出资比例达15%;9月,腾讯持股10.42%的众安保险也在香港IPO,并且股价节节攀升。

如今,再加上微民保险获批,腾讯已经拿到了互联网保险、寿险和保险经纪三张牌照。腾讯要做保险的心已是昭然若揭。

当然,此番拿到保险经纪牌照的腾讯,不仅仅只想做一个保险产品代理销售平台,它还想做一个定制化平台,在大同小异的保险产品之外,由富邦财险开发一些定制化的保险产品。而定制化的方向则很可能充分依托腾讯的自有场景或腾讯用户的需求特点。

这个逻辑的初衷和蚂蚁与众安的合作或是类似的,但是在腾讯这真的行得通吗?

若是微信给出一个九宫格位置,那么这与蚂蚁给出的淘宝和天猫两大场景的意义是不同的。因为微信九宫格是一个完全不搭载其他交易环节的2C场景,保险产品将无法借助于其他交易场景销售出去。而众安保险初期的快速破局恰恰是通过退运险、延误险等场景化的保险产品实现的。

因此,在逻辑上,微信上卖保险可能更接近于蚂蚁在支付宝中搭了一个保险超市的做法,只不过,微信卖的可能是有一定创新的定制化产品,且入口更强。

但直接向用户兜售保险产品一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定制化的产品只是第一步,消费者市场对新型保险产品的接受度,以及微民保险自身品牌认知度的建立,都是横亘在腾讯面前的障碍。

在2C产品上一直努力的众安保险也明白,要将一款全新的保险产品直接推向C端市场有多难。众安保险CEO陈劲曾告诉36氪:“一直以来,在所有金融产品中,保险与人的距离最远。平常使用最多的金融工具是支付,其次是借贷、理财,最后才会想到保险。”

保险是被动销售型金融产品,而与之完全相反的则是借贷类产品,理财产品则介于两者之间。

借贷需求总是自发产生的,而产生需求后用户便会主动去搜索可用的借贷产品。所以,在日渐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强大的入口(产品的易触达性)之下,微粒贷迅速把贷款总额做到了三千亿,成为了一个现象级产品和腾讯的赚钱利器。

而对于保险这样一种用户认知模糊、且主动购买意愿低的产品来说,其销售的关键在于用户产生需求的时候能最大概率的把产品信息呈现在用户面前。也就是说,保险销售需要尽可能占领多个渠道。微信入口固然强大,但那终归只是入口之一,难以形成微粒贷式的规模效应激增。

触达用户只是第一步,还要让用户在众多保险品牌当中做出选择。如此一来,砸钱营销成了占领用户心智最直接的方式。

巨头保险公司在营销费用上从不吝惜,可以说,他们的业绩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广告砸出来的。据财报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大上市险企在2016年共花费241.61亿元广告费。一位来自投资机构的合伙人也告诉36氪,平安保险每年都是百度最大的客户之一。

从这个维度上看,微信接近9亿的DAU倒是使其成为了一个绝佳的保险产品展示窗口。

总的来说,保险并不是一个能有着微粒贷一般潜力的业务,但腾讯卖保险这件事的机会存在,也值得期待一番。保险消费市场的逐渐苏醒既是腾讯能做成这件事的条件,也是腾讯需要付出自己的资源,与其它互联网保险玩家共同培育的。

如今,退运险、延误险正在渗透进用户的生活,这其中众安功不可没。并且,众安在健康险等传统险种上的创新也开始逐渐获得年轻一代用户的认可。据一位业内人士告诉36氪,众安保险的健康险产品“尊享e生”今年的保费收入已达20亿,而众安在2016年全年的保费收入才34亿。2C险种的销售额正在逼近2B险种。

不只是腾讯,不少互联网企业也都在向保险业进军。今年2月,百度联手安联保险、高瓴资本发起成立了百安保险公司;6月,京东宣布与阳光产险合作。此外,苏宁、携程也陆续开启了保险业的布局。

蚂蚁用退运险一步步养大了众安保险,养出了一个市值千亿的概念股,那么腾讯和微民的入局,或能更快的叫醒互联网保险市场。